河南,郑州——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韩丽萍主任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图迈®机器人辅助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整个手术过程中,解剖清晰、缝合精细,充分展现了手术的精准性与微创性。至此,郑大一附院妇科中心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以图迈®机器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20例高难度、高负荷手术,用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为广大女性患者点亮了健康之光!
▲韩丽萍主任
20例手术覆盖了妇科领域绝大部分术式,其中包括宫颈癌、早期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据公开的科普资料显示,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领域危害最大的三种肿瘤,不仅会威胁女性的生育情况,发展到晚期还有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病灶的部位,会对女性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使患者背负较大的心理负担。
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生在子宫颈部位,最常见类型为鳞状细胞癌。病因主要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尤其是HPV16和18型。宫颈癌的高危人群为有多个性伴侣者、性生活初夜早和免疫功能缺陷者。宫颈癌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阴道流血、异常阴道排液以及肿瘤侵犯到邻近周围的组织或器官时出现的症状。宫颈癌本身无传染性,但其主要病因HPV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报告,全球每10万人中约13人患宫颈癌,每10万人约7人因此死亡。近年来,由于健康教育和HPV疫苗接种的推广,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但值得注意到的是,宫颈癌已是我国第二大女性恶性肿瘤,每5~6分钟就确诊一例,每2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去世。近年来,新发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正在下降,呈年轻化趋势。
卵巢癌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其中90%~95%为卵巢原发性的癌,另外5%~10%为其它部位原发癌转移到卵巢。由于卵巢癌早期缺少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不特异,筛查的作用有限,因此难发现、难治疗、易复发,也被称作“沉默的杀手”。患者要面对该病症中3个残酷的“70%”,即70%的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70%的卵巢癌患者接受初始治疗后,2~3年仍存在复发风险;70%的晚期患者存活时间不超过5年。因此,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但其致死率却超过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之和,高居妇科癌症首位,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大疾患。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并是致死率第三位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发病率在各地区有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肿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
▲韩丽萍主任团队
韩丽萍主任指出,妇科肿瘤根治手术往往需要在深而狭窄的盆腔内进行,空间十分有限,这使得传统腹腔镜在执行复杂妇科手术时面临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其震颤滤除功能、多自由度腕式器械、裸眼3D高清术野以及术者自主操控内窥镜等多重优势,术者能直观地辨认血管、神经以及各组织间隙,灵活通过机械臂操控器械深入盆腔深部完成剥离、游离、分离等精细手术动作。此外,手术机器人还优化了人体工程学设计,有效减轻了外科医生的手术疲劳感。
图迈®机器人辅助妇科手术最大程度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显著提升手术操作精准性和灵活性,使手术更有效率,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在韩丽萍主任实施的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中,图迈®机器人通过有力地抓持悬吊线实现宫底悬吊,充分暴露术野,持久不变位,有效扩大和维持术野显露,使手术操作更精准、更细致,宫旁切除范围更宽,减少复发率;宫旁输尿管、膀胱得以充分细致游离,损伤率大大降低。术后患者疼痛和疤痕明显减少,恢复更快,住院时间大大缩短。目前,图迈®机器人已广泛用于各种妇科手术,如子宫全切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在各方面均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开启了妇科肿瘤微创治疗的新篇章。
微创®机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刘雨先生表示,韩丽萍主任团队在短时间内高水准、高质量成功实施20例妇科高难度手术,不仅印证了图迈®机器人手术在妇科领域的显著优势,更代表着妇科微创领域的技术进步。手术机器人应用日益广泛,让专家们的智慧、技术、经验充分发挥,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由衷感谢韩丽萍主任团队对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支持,期待未来与主任团队加深合作,以更先进的技术守护女性健康,践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