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制作的《CMG科创晚会》(简称央视“科晚”)在CCTV-1黄金档盛大播出。国产图迈®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简称图迈®机器人)作为国产高端医学装备闪耀“名片”登上舞台,成为以“科技+艺术”融合精彩演绎科创故事的典范。

在这场比肩“春晚”的科技界年度盛典上,主持人跨越万里完成远程手术操控演示、北京301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刘荣教授相距近3000公里,成功为新疆患者实施高难度复杂胰腺肿瘤根治手术,无不让全球观众直观感受到国产图迈®机器人在创新能力、技术实力与临床应用水平上的卓越进步与非凡魅力。微创®机器人集团总裁何超博士也亲临现场,深入分享多维度产品布局、远程技术创新、临床应用现状等,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践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的使命担当。
相隔万里精细操作
主持人现场演绎“天涯若比邻”
远程手术是指外科医生通过高速通信网络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在异地为患者实施手术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它的实现依赖于高性能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低时延网络传输以及安全可靠的医疗信息平台。
节目现场,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腾岳从北京实时操控图迈®手术机器人,成功“跨越”约12000公里,摘取远在安哥拉罗安达一朵鲜花的花粉。这一“跨洲操作”精细流畅、动作稳健、毫无延迟,生动展示了图迈®机器人在超远距离信号传输、实时控制响应与毫米级精度操作方面的卓越性能,令现场观众惊叹不已。

▲跨越中非远程操控
整个过程画面清晰、语音交互顺畅,操作无任何卡顿或延迟,充分验证了图迈®系统在全球互联环境下的高稳定性与安全性。这一跨越亚非大陆的互动,不仅象征着“科技让距离不再成为医疗的障碍”,更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正在以领先技术实力,引领国际远程外科进入崭新阶段。
相距3000公里对决“癌王”
远程手术改写基层大病治疗困局
胰腺癌被誉为“癌中之王”,又被称为“冷肿瘤”——冷在其往往在毫无征兆中夺走患者的生命。胰腺癌发病隐蔽,进展迅速、极易转移、缺乏特效药物、化疗效果有限,手术根治是当前最主要的手段。刘荣教授介绍称,“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胰腺癌患者达13万例,能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仅占全部患者的20%至30%,且手术过程解剖复杂、风险极高,对团队的技术和协作能力要求极为严苛。”

▲刘荣教授成功实施手术
节目中,刘荣教授在北京通过图迈®机器人远程操控,为身处乌鲁木齐的患者成功实施胰腺肿瘤切除手术。两地相距近3000公里,手术历时仅108分钟,几乎无明显出血,患者术后第二天即能下床活动。这一过程让全球观众切身感受到中国高端手术机器人以卓越的精准控制与超低延迟协作,重塑医疗模式,加速优质医疗资源的纵深下沉,实现从“专家集中”到“技术共享”的历史性跨越。
“借助国产图迈®机器人开展远程手术,医生不再受空间限制,专家可在千里之外完手术成操作;基层患者不必远行求医,在“家门口”也能接受顶级三甲医院手术治疗。”刘荣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通过远程手术机器人平台,还可实现专家对基层或异地医院团队的实时手术指导与教学,使高水平外科经验得以广泛传播,将人才培养的时间大幅缩短。尤其在胰腺癌这类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中意义重大。”

▲何超博士现场分享
正如微创®机器人集团总裁何超博士现场分享时所说,“我们正用科技的力量去提升医生培训的效率,让更多的医生能更早上台,让更多的患者早早受益,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
推动全球远程手术常态化落地
开启国产手术机器人 “大航海时代”
从2024年2月完成全球首次“环球远程手术操作”到11月实施全球距离最远远程手术,再到在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近20个国家辅助完成“首例”远程手术,图迈®机器人正在以实际行动辅助各国专家推动远程手术走向常态化。目前,图迈®机器人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获得市场准入、在近40个国家实现商业化落地,其远程系统也在多国获批上市,从而使远程手术、远程教学与“线上带教”成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欧美发达国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现状的有效方案。

▲西班牙首例跨国远程手术

▲欧洲首例普外科远程手术成功实施

▲科威特首个实施远程手术的女性外科医生

▲巴西首例远程手术开启商业化应用先河
众多专家表示,图迈®机器人带来的不止是一台高端设备,更是一场关于医疗模式、科技创新与公平可及性的系统革命。通过微创®机器人构建的全球三层手术网络,借助MicroGenius®实现一键互联,使外科医生、患者和手术过程脱离“地点束缚”,使顶尖医疗资源跨越国界、跨越大洲服务更多生命,成为推动全球医疗公平的重要力量。
图迈®机器人全球化进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对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再迈向“中国创造”的生动诠释。这不仅标志着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在全球舞台上竞争力跃迁式提升,也预示着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开启属于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以科技创新之力,造福人类健康。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5178号
